1922年,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篇演讲。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为什么进学校?”他估计回答十之八九是“求学问”。然后他又问:“你想学些什么?”,回答则可谓人言人殊。任公自己给出的答案,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。他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,数理化,史地,国文,英语,乃至哲学、文学、 农工商等等,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。要成一个人,总要具备三达德——智、仁、勇,实现了的状态便是“智者不惑,仁者不...
1937年7月,国难当头,山河破碎。陈独秀独居南京老虎桥监狱,在四起的烽烟中追录往事,写下了两篇共一万三千余字的自传。第一篇名字便叫做《没有父亲的孩子》。陈独秀三岁丧父,虽过继给叔叔陈衍庶为子,实由祖父教养长大。相信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“白胡爹爹”,常常用迹近于毒打的方式管教这个孙儿,还不止一次愤怒地骂他:“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,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,真是家门不幸!”这位暴虐的祖父,还...
庄秋水庄秋水,生于70年代,199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。微博:http://t.sina.com.cn/1403667177 好美服,耽逸乐, 热爱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