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强兵富国,是李鸿章和那些致力于洋务事业的有志之士,做了几十年的梦。如今被帝国深入骨髓的腐朽气息和趾高气扬的小日本共同打碎了,击沉了,毁灭了。

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。

1862年,满清帝国正陷在太平天国的泥淖中。

初夏的上海,一群士兵走下了上海码头。他们脚穿草鞋,头裹破布,身上还散发着臭味,所过之处,行人纷纷掩鼻。领头的军官约四十来岁,他身材高挑,比一般军官高了许多。这支近万人的士兵乘坐洋轮船来到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,驻扎在城南的徽州会馆。

失望之情在忧心忡忡的上层社会中弥漫。上海的士绅们聚集在中西结合风格的客厅里窃窃私语,他们花了大把银子,请来的却是这样的“叫花子兵”。

“军队贵在能打仗,外表不重要,等我打完一仗,你们再来笑我吧!”雄心勃勃的李鸿章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,一直保持着他这种我行我素的自信和勇气。

“叫花子兵”很快就让上海文质彬彬的士绅们和租界的洋人老爷们刮目相看。3000淮军在虹桥和10万太平军交战。据记载,李鸿章搬了一把西式椅子,坐在虹桥桥头督战 ,甚至要砍掉败退的心腹爱将张遇春的脑袋,逼他重返再战。打赢了这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,李鸿章在上海声名大震。陷在太平军困局中的朝廷,此时对每一个为了大清出力的人毫不吝啬,李鸿章被实授江苏巡抚。

两年之后,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南京。他们一起受到了朝廷重赏。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的李鸿章被封为一等伯爵,封肃毅候,戴双眼花翎。

从此,帝国风雨飘摇走向衰亡的晚期,就漂浮着这个安徽人的身影。他相貌堂堂,满腹经纶,他傲慢清高又忠诚仗义,他狡猾阴郁又我行我素。没有人像他那样重要,几乎一力支撑起19世纪下半叶的衰老帝国的主梁;也没有人像他那样生前死后招致如此猛烈的抨击──卖国求荣,他全部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把中华花花世界万千财富出卖给洋人,他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。

他就是一个按钮,随时触动着饱受欺凌而万分敏感的中国人的自尊。

在和太平军的战斗中,和外国雇佣军“常胜军”打交道最多,洋枪洋炮的厉害令这位帝国新晋的权力人物颇为兴奋。

他敏锐地注意到上海在士农工商外出现了一个新兴职业通事,这些未曾经历过科班训练的翻译,在中外交涉中往来传话,往往挑拨是非,从中渔利。这位敏感的帝国官员希望在总理衙门创办京师同文馆之后,也能在上海再办一所学校,培养外语人才。在给皇帝的奏折中(《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》),他汇报了具体的办学方案,将依照同文馆之例。当然,这绝非这位雄心勃勃的官员内心的真实想法。京师同文馆只招八旗子弟,上海同文馆则从附近地方招收十四岁以下的文童。

“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?果有精熟西文,转相传习,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,当可渐由通晓。于中国自强之道,似有裨助。”

在奏折的结尾,这位未来大清国最著名的大臣,预言了以后四十年他及这个国家最聪慧的头脑将投身的事业。

上海广方言馆成立了。在一座中式楼阁房廊的学馆里,学生们居然在学洋鬼子说话。 1867年后改名“上海广方言馆”。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林乐知是首任英文教习。广方言馆学生开始时均免费住馆就读,并享受由馆方发给伙食费每日一钱。后来这项制度有所改变,规定学生初入馆时,每人发伙食洋两元,油烛洋半元,以后视其学习情况,酌予增加,特别优秀者,随时增加。实际是由先前的助学金制改为奖学金制。设立广方言馆,是李鸿章开始自强运动的第一步。他比他的同路人更加清楚教育的重要性。接下来他将要设立军工企业,武装帝国落后的军备,并最终惠及民用。

“富国强兵”自此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梦想,并成为历来政府最高的治国方针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庄秋水

庄秋水

179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庄秋水,生于70年代,199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。微博:http://t.sina.com.cn/1403667177 好美服,耽逸乐, 热爱传统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