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被精神病”的一位底层知识分子,最终冤死狱中,他昭显着士精神的执着与伟大。

 

    1730年2月19日,湖北通山县令井浚详的师爷唐孙镐突然宣布要辞职。井县令自然要追问缘由。唐师爷告诉东家,他将赴上级衙门递交一封呈词。井县令便问他那呈词里所写何事。于是,唐孙镐递给东家一封揭帖。井县令读完这封慷慨陈词的文章,尽管此前已有迹象,他仍然胆战心惊:跟随他数年的幕僚竟然写出此种犯上之词。

 

一.

如今关于唐孙镐我们所知甚少。几乎没有材料涉及他的身世背景,我们唯一所知的是,他是绍兴府会稽县人,时年二十多岁。 师爷虽然是体制外的身份,对那些未曾进入仕途的下层士人,不失为一个好职业,其薪水较塾师丰盛,可以维持一个家庭的体面生活。在有清一代,绍兴师爷是专业技术极强的一个职业群体。徐珂在《清稗类钞》里评价绍兴师爷之所以能成就一时之气候,依靠两条法宝:一是互通声气形成网络化的经营;二是有“师传秘本”。这个秘本大概就是口口相传的一些口诀。比如在绍兴师爷中流传着“四救四不救”,即“救生不救死,救官不救民,救大不救小,救旧不救新”。这可谓是绍兴师爷们的职业方针,一言以蔽之,就是趋利避害、理性做事。唐孙镐正是其中之一。

而这样一个凡事衡量利害得失的师爷,如今却突然做出惊人之举。事情起源于在曾静案发生之后,在《大义觉迷录》刊发之前,雍正下过几道谕旨,命令全国的读书人讨论对吕留良的处理意见。如今我们难以忖度这位皇帝的真实用心,他是为了“引蛇出动”,让那些躲在暗地里的异议者暴露行迹?还是仅仅彰显一下他兼听则明的帝王风度?但那些投机的士人看到了机会,如果响应皇帝的号召,便很可能得到青眼,一步登天。一个名叫诸葛际盛的福建泉州士子跳了出来,激烈攻击吕留良——这个江南文化界的精神领袖。

载有诸葛际盛檄文的邸报在1730年2月送到了通山县。身为师爷,唐孙镐也有机会读到这封落井下石的檄文。他的反应大概极为激烈。在井县令后来写给湖广总督迈柱的报告中,他描述唐孙镐读罢邸报,“忽然疯狂大作”,嘴里号呼喊骂,无所不至,他再三劝告,毫无用处,接着便发生了辞职事件。

大概井县令觉得唐师爷是疯病发作,才能减轻此案的不可思议,当然也可以稍稍缓解他作为雇主的压力。毕竟,全国的官吏、读书人皆具结赞同皇帝的看法,吕留良罪大恶极,必须开其棺戮其尸。而唐孙镐,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师爷,未受朝廷升斗之粟(师爷是官员的私人雇员),却不顾惜身家,以一己之力,救解吕氏一门。如果不是偏执型精神病,又怎么解释这种“非理性”行为呢?

 

二.

    在唐孙镐心中,他忠于那些一直以来维系士人精神生活的传统价值。在讨伐诸葛际盛的檄文开端,他表明他的衷怀,是要以冒死的愚忠,“救将丧之斯文”,因为文运隆替“关乎世运之盛衰”,为此,他不惧灾祸,“虽至鼎镬,甘解衣以就烹”。

唐师爷首先赞美雍正皇帝登基以来,澄清吏治,利兴蔽绝,堪为秦汉以来唯一的明主,然而,有人比之以唐尧虞舜,则未免失实。上古君明臣贤,各尽其职,所以治化臻于极隆,千古推崇。而本朝先天不足,大臣们只晓得唯命是从,“皇上曰可,臣亦曰可;皇上曰否,臣亦曰否”。吕留良案就是一个例证。本案刚起时,皇上疑信参半,仍有意听取臣下的意见。然而内外臣工,害怕得罪皇帝,个个均作违心之谈,锥骨、扬灰、焚书、灭族,举朝同声附和。

圣王-君子互动的模式,正是几千年来“士”的传统。在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,帮助、改造统治者实现最好的治理,否则士就有“以古非今”、提出批评和反对意见的权利和责任。明朝专制统治的灾难性后果,深深震撼了17世纪的中国士人,大学者黄宗羲甚至从制度层面上反省这一传统,“有治法而后有治人”,没有适宜的制度和法律,个体几乎难有所作为。对一个从幼童开始便饱读儒家经典的士人,这一传统仍然占据唐孙镐的内心。

虽然唐孙镐把对吕留良处理失当的责任推到大臣们身上,但他对雍正的不满也是显而易见的。他指责诸葛际盛是一个蛇蝎小人。诸葛际盛的檄文如今已不存,但通过唐孙镐的檄文,我们仍能大体通晓他的原意。他攻击吕留良及后人,私藏日记,诋毁大清,并找出历史上的姓吕的坏蛋,以此否定吕留良的人格。唐师爷反驳说,如果他事先就预知吕留良私藏逆书,为何不检举,单要等到朝廷通告天下才跳出来讨伐?如果姓吕之人在历史上有那么多败类,那他,唐孙镐同样找得出品德俱佳的吕姓人文人,来证明吕留良的可贵。唐师爷句句针对诸葛际盛,但所指则是雍正不能欣赏吕留良。

显然,唐孙镐是把吕留良功罪分开来论。吕留良并非无罪,他生于本朝定鼎之初,以前明遗民自诩,在日记中有同情前朝的言论,但他阐扬理学精义,尤其是所著的《四书讲义》,踵事增华,“圣人复起,不易其言”。唐师爷甚至认为,假如雍正能在半月之前,阅读此书,定会为之叫好,而宽赦吕的罪过。

唐孙镐提议,他要和诸葛际盛在勤政殿前当面对质,希望皇帝最终能够赦免吕氏一门,焚毁吕的邪说,保留余著,那么上自公卿,下自庶人,必定同声称快!最后,他说自己为吕留良辩护,并非因同乡之谊(吕是浙江石门人),他和吕家没有任何关系,之所以大声疾呼,是出于道义和一个士人的良知。他以古代诤臣仲山甫和魏征自勉,表示宁肯与儒雅的吕氏父子同归地府,也不愿与无耻的诸葛际盛并活世上。

 

三.

至此,井县令必须处置唐孙镐,他向湖广总督发出了一份报告,并附上了唐师爷的揭帖抄件。在清朝的禁书《名山藏副本》里,有另外一种说法,唐的檄文是由湖北学政代为题奏,唐孙镐自度必死,呈上檄文之后便作书告别家人,亲自投狱。

不管个中情由究竟如何,迈柱收到这些文件后,大为震惊,向皇帝上了密折,同时下令湖广按察使将唐孙镐递解到武昌审问。在奏折末尾,皇帝做了朱笔批注,这样的狂妄之辈,杀之算成全了他的臭名,可将他秘密处决,比如杖毙,此事就当做没有发生,上奏的事也不要告诉井浚详,但如果井把唐的揭帖传播出去,则必严惩不贷。

迈柱的回奏颇有意味。他说自己担心杖毙招人耳目,恰好唐孙镐在监狱中患病身亡,这真是天不容这等逆天大罪,至于唐的揭帖原稿,已经以他,湖广总督的名义就地销毁。

这位大清的封疆大吏自以为工作做得极为到位,皇帝必能领会他的妙意。但唐师爷死亡真相还是流传了出去,他是被人用沙袋压杀于狱中。1731年,武昌的一位士子在上官面前宣读律文,忽然大声质问,按照法律杀人,没有什么可隐瞒的,如今唐孙镐无辜被杀,却没有追究,是朝廷畏惧进言的人,还是他所说的话荒谬呢?这位勇敢的读书人也被指为疯子下狱,没过多久诬陷了一个罪名杀之。

就在唐孙镐被杀不久,3月28日,在湖南的一位巡察御史的桌上,往来公文里居然夹着唐的一份揭帖抄本。皇帝想秘密解决的这桩风波,居然闹得海内皆知。一年以后,浙江天台秀才齐周华再次上疏。此时关于曾静案的辩论汇集《大义觉迷录》已经颁行天下。他和唐孙镐一样,为吕氏鸣冤。他认为被皇帝赦免的曾静嫁祸吕留良,还提出了自己阅读《大义觉迷录》的一个疑问:曾静征引广博,竟然不知有李自成?事实上,不知明亡于李自成,正是曾静脱罪的一大关键。山野村夫不晓得本朝是助明平乱,方得天下, 这是雍正认可的一种脱罪方法,而齐周华竟敢指了出来。

对齐周华,官府仍使用同一手段,“始以言诱,继以威胁,终命以疯自承”,这个倔强的江南士子拒绝配合,于是被囚禁在狱中,受遍酷刑,直到乾隆继位才出狱。在1767年,齐周华又闹出一场大惨剧,终被凌迟处死。但正是他所辑刊的《名山藏副本》,收录了《讨诸葛际盛檄文》,唐孙镐的愤怒和高贵才能被后人所领略。

 

我们长埋地下的主角吕留良,曾经批评自秦汉以后,为了取悦统治者,士大夫不仅在邪恶面前保持沉默,而且主动同流合污,迎合主子,扩充自己的野心。事实上,有清一代,帝王收“治统”与“道统”为一身。士林遑论教化帝王,且被“帝王经学”缓慢地消解着对“道”的尊奉和理解。通过政治高压,大兴文字狱等一系列的治理设计,士阶层的精神日益衰败。

       而师爷唐孙镐,一如大战风车唐·吉诃德,以一己之力反抗士文化的萎靡败落。作为“被精神病”的一位底层知识分子,他最终冤死狱中,昭显着士精神的执着与伟大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庄秋水

庄秋水

179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庄秋水,生于70年代,199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。微博:http://t.sina.com.cn/1403667177 好美服,耽逸乐, 热爱传统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