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读《贝姨》(四)

我被“贝姨”搞得心烦意乱。

我不知道如何评价她。这是对我喜欢做出一个判断天性的挑战。世界如此混乱,似乎如果你自己不作出一个判断,就必然得依附于别人的判断。而别人的判断,你知道,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在饭桌上夸夸其谈的总结,既没有多少来自聪明头脑的智慧和内心深处的善意情感,又挟着偏狭的强制的小圈子的主流的态度。

李贝斯特,这位《贝姨》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,就像是一道人生谜题,考验每个深入其中的读者。人生究竟应该是保守本分,还是应该追求出人意表的成功?应该以德报怨,还是以怨报怨?应该变得更为淳朴善良,还是与时俱进我主沉浮?然而,这种提问,仍然是一种简单化处理。贝姨可不是这么一是一,二是二。她太复杂,底色太微妙了。

孚日山区的乡下姑娘,贸贸然认定自己的人生目标,那就是不计一切地和漂亮的堂姐作对。不被重视的成长经历让她内心充满嫉妒,强悍的天性又让她缺乏反省,即使是巴黎生活把她变得圆滑之后,她仍然没办法说服自己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。

小说结尾,贝姨的女友瓦莱丽得了致命疾病,行将就木。邪恶的灵魂有了悔恨之意。她要李斯贝特抛弃报复的念头,好好待于洛夫人一家,然后这位乡下女子说:

“我看见大千世界到处都是报复,小虫子受到攻击时,为了满足报复的需要不惜丧命!这些先生,”她指着教士说,“告诉我们上帝也报复,而且他的报复永无止境!”

她的强悍的生命力,部分来自于对报复的坚持。报复的意念日甚一日,最后报复的源动力,似乎也只简化成了一句口号或一个想象。不知道自然界还有没有像人类这样执着于报复的生物?

“暴力只会招致更大的暴力;强权总是受到滥用;狂热是理智的敌人;宣传也始终是宣传,即使它对我们的号召是反对邪恶;战争并不能带来什么荣耀,除非在胜利者眼中,他们相信上帝只会站在军力更为庞大的一边。”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·曼古埃尔说。

贝姨在乡下的时候使用暴力——揪掉漂亮堂姐的希腊式鼻子,撕破她的衣裙,弄坏她的细布绉领。经过巴黎文雅的熏陶,她开始变得城府很深,用巴黎那一套来对付自小的仇敌。她像一位高明的特工人才,暗中煞费心思做起了破坏工作,同时还让敌人感恩戴德。在她,发泄仇恨的享受是心中最酣畅、最尽兴的享受。最后,报复本身成了全部,报复的原因和报复的结果都无足轻重了。我们,人性中的黑暗面肆无忌惮爆发的时候,就像是肉食动物。尽管大多数时候,看上去,人人都是食草动物。

也许一个人和一群人,思维方式和行起事来,并无多大差异。我随着贝姨忙碌的身影出没于于洛夫人和瓦莱丽的客厅,在她身上,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,甚至更多人的影子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庄秋水

庄秋水

179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庄秋水,生于70年代,199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。微博:http://t.sina.com.cn/1403667177 好美服,耽逸乐, 热爱传统。

文章